无碱玻璃纤维定纹套管出现的历史背景
无碱玻璃纤维白坯套管早在六十年代初期便已广泛应用于电工材料,作为线圈绑扎以及护套保护等方面。代替棉、麻、丝而具有更好的耐热、不燃、不蛀、耐化学、强度高、绝缘等级高的优越性。不过此种材料从拉丝、纺织到套管成型过程中,如果不经过浸漆或变性处理,把它直接用到电机、电器等物件上,仍存在着玻璃本性未变,既硬且脆,剪口容易散开,存在劳动保护等缺点。同时由于拉丝、纺织等工艺的需要,纤维表面涂复了一层石腊型浸润剂,如果不清除掉,也将妨碍它在使用过程中与许多油漆、树脂等材料的有机结合。
在对无碱玻璃纤维套管进行变性处理的研究中,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试制。烘5小时后,坯布已固化,并与线圈粘结成一整体,然后给线圈加上87.5Kg/Cm²压力,在热态(约200℃)下作匝间短路试验,匝间无短路现象,说明经过上述工艺参数热压后,坯布未受破坏,仍能起可靠匝间绝缘作用。
在对无碱玻璃纤维套管进行变性处理的研究中,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试制。烘5小时后,坯布已固化,并与线圈粘结成一整体,然后给线圈加上87.5Kg/Cm²压力,在热态(约200℃)下作匝间短路试验,匝间无短路现象,说明经过上述工艺参数热压后,坯布未受破坏,仍能起可靠匝间绝缘作用。
下一篇:玻璃纤维管中玻璃纤维是什么材料以及有哪些特点? 上一篇:玻璃纤维套管相关名词解析
此文关键字:无碱玻璃纤维定纹套管出现的历史背景